评审专访丨2016评审采访合辑(上)

2016-12-01

由德国红点设计大奖机构所挑选的2016CGD国际评审团陆续确定。组委会为了帮助参加者更好地准备自己的作品,采访了CGD评审,一起来听一听评审的建议吧。

 

Vincent Créance

| 90年代的设计依旧可以很时髦 |

Creance_Vincent.jpg

Vincent Créance生于1961年,毕业于法国工业设计高等学院。1985年他在创意规划事务所开始他的职业生涯,并在1990年成为设计总监。1996年,他加入阿尔卡特,负责所有的电话项目。1999年,他成为阿尔卡特手机的品牌副总裁,担任UI及通信设计总监。在2006年,Vincent Créance被任命为MBD设计的总裁,为运输和产品设计提供方案。MBD设计是法国的主要设计机构之一,也是全球领先的铁路运输设计机构。Vincent Créance是法国APCI(工业创新促进机构)的成员、法国ENSCI(国家工业设计学院)的董事会成员,同时是法国Strate College的科学顾问委员会的成员。

 

Q:在工业设计中,您是如何平衡功能性和美观?

A:看到这个问题,我不禁想起一句名言“形式服从功能”。尽管这在很多领域都没错,但我们必须承认现实情况总是更为复杂。就拿奢侈品来说,有时它们恰恰和这一原则背道而驰。我认为我们需要根据不同领域,悉心设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事实上,在工业设计领域,找到完美的平衡是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之一,因为我们没办法每次都运用相同的模式。我不相信有什么配方或者教义能够找到好的平衡点,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常识和感觉。

Vincent Creance.jpg

Q:您参与过高铁的相关设计,将工业设计运用在轨道车辆(或列车)设计当中,您认为最重要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A:轨道车辆设计最主要的问题是要考虑设计的寿命;通常在产品初次问世和第一次改良之间会间隔15-20年。无需多言,把握最新的时尚潮流也很重要。认为你的设计在20年后依旧是最时髦的,这样的想法不免有些幼稚或者自大。在我看来,想要在设计中不落窠臼,就需要尽可能精简,并尽可能让你的提案拥有很强的个性,但又要确保它能被所有人接受。只要设计足够考究,那么即便一件设计看起来像是90年代的也不要紧:保时捷911车系看起来像是60年代的,但它依旧美观、应景。

1.jpg

保时捷911

要在同一个空间内满足个体多样化的期待是室内设计中另一项重要的技能。尽管会有成千上万的访客,但我们需要营造出这是“你的”专属地带的氛围。换句话说,作为公共运输系统的设计师,如果他想要尽可能满足更多旅客的需求,那么他必须做到忘我。

Q:在您眼中,究竟什么才是好设计?

A:我们通常认为好设计代表着一种能力,即用创新且不失审美趣味的方式,将多重、甚至相互对立的目标用最佳的方式整合在一起:兼顾品牌形象、技术、市场营销、分销、价格、性能、可持续性等。我个人认为工业设计是经济上的利器:好的设计必须带来利润!总而言之,实现好设计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将它看成一个“巨大、有魅力的武器”。回应情感需求远比回应理性需求来的重要:好设计首先得走心!

 

Ken Nah教授

| 优化设计师需求和供给的平衡至关重要 |

Nah_Ken.jpg

Ken Nah教授博士1983年毕业于韩国汉阳大学,主修工业工程。他对人因工程有着极大的兴趣,因此他在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继续深造,于1985年取得了硕士学位,并在1996年取得了美国塔夫茨大学工程设计博士学位。此外,他还是美国认证人机工程学家(CPE)。2002年到2006年间,Ken Nah教授博士在韩国弘益大学国际设计研究院(IDAS)担任院长。现在他是设计管理学教授,同时担任韩国弘益大学IDAS人类经验和情感研究(HE.ER)实验室主任。

2.jpg

图 | 韩国弘益大学国际设计研究院空间设计

2002年起,他还担任国际设计趋势中心(IDTC)理事长,并担任世界设计之都项目(WDC)2010年首尔站的负责人。除了教学工作外,Ken Nah教授博士还是韩国工业设计协会(KAID)副主席,韩国人因工程学会(ESK)副会长,韩国设计管理研究所(MIDM)副所长,同时还是韩国设计和品牌咨询协会委员会(KCA)主席。最近,他活跃于设计理念和设计思维的传播,为来自韩国不同行业的企业决策人讲课,发表以读者为核心的著作并指导学生。


Q:您是人因工程学的专家,在您看来,好设计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A:总的来说,设计和人息息相关,它试图在视觉、触觉和使用上为用户带去愉悦的体验。好设计应该将“好看”和“好用”有机得整合起来。人因工程就是这样一门学科,它以人为本,希望用户在使用产品或系统时能更安全、更舒心。因此,如果一项设计不能充分为用户考虑,那就不能算是一个好设计。

Prof. Ken Nah.jpg

Q:您是国际设计趋势中心(IDTC)的主任。中国现已提出“工业设计2025”的概念,并在加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这一趋势是否会对全球工业设计领域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您对此怎么看?

A:毫无疑问,这会对工业设计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我不确定“工业设计”这个词语本身是否恰当。设计涵盖的范围已经变得更宽了,许多之前并不属于设计范畴的领域现在也被纳入到设计当中,比如生活设计。不管怎么说,中国是当前全球最大的市场,也是最大的制造基地。如果中国想实现产业升级,从贴牌加工转向生产拥有自主品牌的产品(现在已经发生),从而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那么工业设计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因此,全球各地的设计师都会想要进入中国,他们的英语未必流利,但中文都说的不错。所以我们要开始学习中文啦!

Q:韩国的工业设计发展迅猛,您觉得中国在哪些方面可以吸收借鉴韩国的经验呢?

A:在工业设计方面,中国既可以从韩国学到好的经验,也可以吸取一些教训。好的方面是,设计是韩国实现快速腾飞的手段和要诀。而不好的一面是,在公司内部究竟该如何精确地界定设计,这一点大家还没有达成共识。设计的内涵既丰富又复杂,正如此前约翰·赫斯克特所说:“设计是创造一个方案,并用这个方案来生产一件产品。”由于人们会结合自己的背景和兴趣对设计作品做出不同的解读,因此韩国在设计传达方面也依然面临着困扰。对中国而言,拥有一个长远、细致、审慎的规划,优化设计师需求和供给的平衡非常重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工业设计被过分强调,对于学校刚毕业的设计师,我们无法进行质量把控。

 

何人可教授

| 展示自己在某个领域的独特优势 |

He_Renke.jpg

何人可教授毕业于中国湖南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系。1987年到1988年间,他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丹麦哥本哈根的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进修;1998至1999年间,在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设计学院进修。何人可教授是中国湖南大学设计学院的院长、教授,也是中国工业设计教学委员会的主任,目前在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担任副理事长。


Q:请问您认为年轻设计师参与国际设计大赛,对于他们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有什么帮助?

A:参加国际设计大奖意味着你将在全球设计的舞台上,与世界各地的优秀设计师竞争。如果有幸胜出,这将是对你事业的一大认可。

WeChat Image_20190621035944.jpg

图 | 何人可教授(左)在2015CGD现场评审

 Q: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独立设计师、设计工作室开始做产品。和知名企业相比,他们在研发、设计、资金投入方面可能缺乏优势,您对他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A:他们可能需要找到自己在某个设计领域的独特优势,进而发现他们最好的市场。D2C设计服务满足了客户个人的设计需求,可能是最好的一个出发点。

3.jpg

图 | 何人可教授(左)在红点奖现场评审

 Q:如果中国工业设计师想要在国际设计大赛中赢得更多荣誉,您认为他们的产品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提升?

A:产品的整体质量,包括材料、加工、制造、交互、功能性等,是根本性的问题;如果产品本身很普通,那么设计也没办法让产品变得神奇。

 

Nils Toft

丨好设计能让人感受到其背后独特而强大的理念丨

Toft_Nils.jpg

Nils Toft 1957年出生于哥本哈根,1985年毕业于哥本哈根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建筑和设计专业,此外还持有工业设计和商业开发硕士学位。Nils Toft以工业设计师身份开始职业生涯,于1987年加入哥本哈根的原Christian Bjørn Design设计工作室。这是一家国际化运营的工作室,在北京和胡志明市均设有分支机构。只用了几年时间,Nils Toft便成为CBD合伙人,并担任总经理负责企业经营工作。目前Nils Toft是Designidea的创始人和总经理。该公司通过哥本哈根和北京的办公室在通讯、消费电子、计算机、农业、医药和形象艺术等主要领域开展经营,同时承担设计策略、平面造型和展览设计项目。


Q:“当代好设计”奖作为一个全新设立的国际设计大奖,是什么吸引您来担任评委?

A:我关注中国设计行业好多年了,也见证了它的蓬勃发展。出于浓厚的兴趣,之前我也担任过不少设计大奖的评审,这和通过设计提升竞争力同样重要,我当然不能错过担任“当代好设计”奖评审的机会。

Nils Toft.jpg

Q:据我们了解,您的设计工作室在北京设有分支机构,请问您如何评价中国当前的消费市场和工业设计的发展水平?

A:在过去15年中,中国消费者市场历经了几个阶段。其中一大显著的变化是,此前,西方设计工作室是高端市场的主角,并且只有一小部分极具购买力的客户才能买到这些产品。现如今,中国设计在高端市场的份额正在逐步扩大。

Q:在您眼中,什么才是好设计?

A:当你真正理解一个产品背后独特而强大的理念,当你第一眼看到它,或者第一次使用它时,你便体验到了什么才是好设计。

 

Wolfgang K. Meyer-Hayoz

丨对竞品了如指掌,才能成就致胜全球的产品丨

Meyer-Hayoz_Wolfgang.jpg

Wolfgang K. Meyer-Hayoz于1985年创立Meyer-Hayoz设计工程集团。公司在设计策略、工业设计、用户界面设计、临时建筑以及传达设计等五个领域内具有明显实力,并在这些领域为创业公司、中小企业以及国际市场领先企业提供顾问服务,曾获得大量国际奖项。1987到1993年,他担任了瑞士设计协会(SDA)会长;现在是德国工业设计师协会(VDID)以及瑞士市场推广和瑞士管理协会(SMG)会员。除从事设计和顾问工作以外,他还扮演许多角色,其中包括担任圣加仑大学客座讲师以及市场推广研究所促进会会员。他目前在多个国际设计委员会中担任评委。除在医疗工程以及机器设备设计等公司重点领域内处理复杂设计过程外,他还主持设计战略领域中的变更管理与重建项目。


Q:“当代好设计”奖作为一个全新设立的国际设计大奖,是什么吸引您来担任评审?

A:多年以来,我一直在关注中国文化和商业的发展动向。我在斯图加特国立视觉艺术学院师从克劳斯·雷曼教授,学习产品设计。他也是80年代,首批来到中国就设计做讲座的设计学教授。后来,有几位中国设计专业的学生也在他的门下学习设计,现在他们都是活跃在设计届的知名教授。此外,我也是巴登—符腾堡州协会的成员和推广者,该协会位于德国康士坦茨湖畔,旨在推进中德两国的合作。许多中国学生都在这座城镇上的知名理工类院校深造。作为一家位于德国和瑞士设计公司(www.meyer-hayoz.com)的CEO,我重点关注的领域包括生命科学、机器人学、医疗技术、高科技机器和设备、企业设计和企业品牌。因此,我也很希望能加深对中国设计界同仁们最新动态的了解。

5.jpg6.jpg4.jpg

图 | Meyer-Hayoz设计工程集团案例

 Q:您认为中国当前的消费市场和工业设计的水平如何?

A:在过去几年中,中国经济和工业的发展速度惊人。在我看来,中国的工业设计发展的也很好。现阶段我最重视的是一以贯之的考量生态和环保相关的需求。我指的是在设计时要注意节约材料和资源,力求简约、注意操作安全,同时要采用针对国际市场的设计语言。

Wolfgang Meyer-Hayoz.jpg

Q:您曾为许多创业公司、中小企业以及国际知名企业提供设计顾问服务,在为这三种公司制定设计策略时,分别要注意哪些问题,才能帮助客户更好的赢得市场?

A:对此,我们采用了一套流程计划,并将它成功地应用到许多项目中。同时,我们通过对客户公司的管理,探究它们的特质及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对客户的竞争对手和它们的优劣势都了如指掌。在这之后,我们再为客户设计相应的设计战略。

有了这些经验,我们经常会开发出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我们还审视和发现了一些颠覆性的解决方案。通过我们的预测,我们为客户提供新颖、具有颠覆性且独一无二的解决方案。我们公司聚焦五大优势领域:设计战略、工业设计、用户界面设计、临时建筑和传达设计,正是因为这样的做法,我们总能用一致的设计语言,快速将客户品牌的价值传递出去。这样一来,我们打造了强有力的品牌,而这是致胜全球市场的关键。从整体上来看,我认为中国经济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应该遵循这样的发展路径,从而提升其在全球舞台上的竞争力。

 

Aleksandar Tatic

| 透过产品表象,想你所想 |

WeChat Image_20190621043251.jpg

1969年出生于德国卡隆的Aleksandar Tatic是一位产品设计师,同时也是意大利米兰Tatic 设计工作室的创始人。在美国和瑞士的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CCD)完成学习深造后,他从事于伦敦、米兰的多家国际机构,专攻重点领域——运动用品和生活用品。之后,他带领意大利设计机构Attivo Creative Resource12年,帮助其斩获多项大奖并享誉国际。

目前,他的团队由来自不同国家的设计师和产品专家组成,一同为欧洲、亚洲的高端品牌设计和改良产品,包括游艇、运动用品、电动工具、快消品和电子产品等。此外,Aleksandar Tatic还在欧洲多所大学和研讨会上发表演讲,倡导以实践为核心的工业设计和创新管理理念。

 

Q:今年您再次受邀担任“当代好设计”奖的评委,您对2016“当代好设计”奖的参赛作品有什么期待呢?

A:正如去年一样,我相信今年入围的设计也一定会是高水平、优质的。去年是“当代好设计”的第一年,通过前期宣传推广,它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我相信今年会有更多设计作品参与报奖,这也意味着评审团队需要花更长的时间讨论、评议,对此我充满期待。

 

Q:作为设计师,您曾经屡获国际殊荣。但当您从参赛者成为评委,在考量作品时,关注的侧重点是否会有所不同?

A:作为一名专业的设计师,当你担任评审,考量一件作品时,你会拥有一个不同的视角。通常,设计奖项的评审,或者用户和消费者只能基于他们眼前所看到的作品做出评价。他们也许只能猜想产品设计师在开发产品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挑战,经历的痛苦和障碍。这一切都将对产品最终的外观和功能产生重要的影响。

当一名评审自己也是设计师时,他会试图透过产品的表象,找到设计师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所克服的诸多挑战。


7.jpg

图 | Aleksandar Tatic在2015CGD国际评审见面会现场


8.jpg

图 | Aleksandar Tatic在2015厦门国际设计周红点设计交易会现场

 Q:在您看来,设计奖项与设计师之间,是如何互相成就彼此的呢?

A:设计师和设计奖项二者相辅相成,让彼此赢得了关注。对于一项入围作品丰硕的设计奖项而言,报奖者和获奖者就是它最好的代言人和推广者。这同时也增加了设计师个人的曝光度。这样一来,设计师和设计公司的竞争对手也想要在下一次比赛中获奖,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入围作品的件数,该设计奖项也会在下一年得到更多的关注。

这些都体现在获奖作品身上。设计师和设计奖项还能通过以下方式成就彼此:公司和设计师会递交其最具创意、品质最佳的作品参赛,这反过来也让设计奖项拥有了同样的创新性,赋予其一流的设计品质。

 

 

 了解更多内容 

邮箱:award.cgd@red-dot.cn

客服微信号:cgd_award

客服电话:0592-5153752

官方公众号:CGD当代好设计


微信扫描二维码